福建省康語科技有限公司(簡稱“康語”)成立于2010年,是國內專業解決兒童言語社交障礙的機構,主要為2-7周歲言語社交障礙的兒童及其家庭提供言語干預、社交干預等服務??嫡Z是中國國家標準《教育服務效果測評指南》起草單位之一,也是錢厚心開音法傳承者,與張苗苗、朱璟、劉子政、邵玉珊、魏旭林等行業內知名專家建立緊密合作。 目前,康語的機構數量已有100家,覆蓋全國50余個城市,總干預面積超50000平方米,擁有康復師隊伍超3795人,日干預兒童數超6916人。12年來,康語累計服務家庭數量超75000戶,有統計的康復入園(校)兒童數已逾9181人。 康語堅信,每個孩子都如同一只夜鶯,終會發出嘹亮動人之音。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,就是在生活中似乎越來越少聽到關于口吃的消息,最多只是在各種影視作品中看到這種人的出現。
那么,中國的口吃者是不是越來越少了?
據統計,我國口吃人數約為1400萬(2012年約為1300人),平均口吃年齡約為3歲,有少量發生在6歲以后和成年期。
福建兒童語言干預矯正機構十大排名一覽-康語兒童智能康復中心
由此可見,中國的口吃人數不是在減少,而是在明顯增加。那為什么我們很多人在生活中很難見到呢?其實答案也很簡單,因為“諱疾忌醫”,及時糾正。
這時,有些人可能會反對,說邊肖你這兩個字太矛盾了。如果“嫉妒疾病”,如何“及時糾正”?其實并不矛盾,因為前者是對外的掩飾,后者是對內的解決。
小心使用這些“小技巧”。
當孩子的語言表達偶爾遇到一些問題時,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在網上尋求答案。經過摸爬滾打和尋找,我對一些方法比較滿意,可以和孩子一起練習。
但是,語言問題的改正,不是隨便幾個小方法就能做到的。需要家長的耐心和專業人士的及時介入。否則問題只會越積越多,孩子受到的影響會越來越大。
其實很多家長在矯正孩子口吃的時候都忽略了一件事:口吃是一種典型的語言問題,它的矯正需要專業人士+系統的方法+語言環境+語言時間。顯然,家長在網上找到的這些方法不具備:
1.慢慢說,不要著急
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會用到這句話。比如,當孩子突然緊張興奮的時候,我們會告訴他們:“寶貝,慢慢說,我們不急?!敝赃@么說,是因為我們覺得這句話可以減少孩子過度的情緒,讓他冷靜下來。
然而,這種看似鼓勵的做法并不適用于口吃的孩子。
你看似鼓勵的,其實是在告訴孩子“你說話不好聽?!眛a收到的信號是負面的,不是鼓勵。
福建兒童語言干預矯正機構十大排名一覽-康語兒童智能康復中心
2.你會說...
有些父母對孩子各方面都很了解,有時候會急著說出寶寶沒說的話。但這種被很多家長認為是“共情”的做法,會給孩子的語言蒙上陰影。
其實,孩子說話,家長是不能互相交談的,而是要互相“審時度勢”地交談。比如,當孩子頻繁點擊某個發音時,家長可以給一點提示,讓孩子自然過渡到下一句話。
專業機構教你在家緩解口吃壓力。
網上很多方法都不能用,那么專業機構會給家長什么建議呢?其實就一點:用平常心對待孩子。
當孩子口吃時,很多家長的態度往往會在無形中發生變化。比如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變得小心翼翼,生怕傷害到孩子;要么就是大開大合,覺得孩子丟了面子,所以經常打罵。
但是,無論你的態度是好是壞,你的做法本質上都是在暗示你的孩子“口吃”“口吃”。這種長期的暗示會進一步加重孩子口吃的癥狀,進而影響家長的態度。
結果孩子和家長因為口吃陷入死循環。
專業語言機構建議,家長在對待有口吃或其他語言問題的孩子時,要有正確的態度。他們既不能過分溺愛孩子,也不能隨意打罵孩子。你只需要保持你平時對孩子的態度。
當孩子處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,接受到的語言信息和情緒信號都在正常范圍內,他們因口吃而緊張的精神就會慢慢放松下來。這樣,一個人的口吃壓力就會慢慢降低。
隨著孩子口吃的壓力慢慢減小,那么我們就可以在家進行矯正,或者去專業機構進行訓練。
兒童語言障礙 兒童自閉癥干預
劉老師:13137152065